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尽管椎动脉损伤在颈椎手术中并不常见,但后果十分严重,可能导致诸如假性动脉瘤、迟发性出血、血栓形成、栓塞、脑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颈椎手术中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为0.14%,其中前路颈椎手术为0.18%,Smith等报道的前路手术中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为0.3%~0.5%。  相似文献   
2.
寰椎是人体第一颈椎,结构特殊且复杂,与枕骨髁、枢椎形成的枕-寰-枢复合体在颈部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寰椎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寰椎出现骨的连续性或不连续性中断,由Cooper[1]于1822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并首次报道。寰椎骨折较其他骨折少见,占颈椎骨折的10.6%,严重程度变异大、治疗方案选择多及预后结局不一是寰椎骨折的特点[2-3]。当发生寰椎骨折时,极易出现枕-寰-枢复合体不稳定,骨折脱位后有压迫脊髓的可能,危及生命。近年来,寰椎骨折相关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完整体系来指导临床决策、评估预后。目前,关于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争论,主要集中在分型的应用、稳定性的判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本文通过查阅寰椎骨折相关文献,对存在的争论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对称截骨治疗老年性退变性腰椎侧后凸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非对称截骨治疗老年性退变性腰椎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非对称截骨手术治疗的17例老年性退变性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岁(57-72岁),术前所有患者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进行矢状面及冠状面平衡分析。术后至少随访1年。对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胸腰椎Cobb角及骨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0min(180~2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0ml(750±2200ml)。1年后随访结果显示VAS评分从7.0±1.5下降至1.1±0.6。腰椎前凸从(1.9±9.6)°矫正至(35.2±6.7)°,胸椎后凸从(26.3±9.7)°增加至(32.5±11.2)°;腰椎侧凸Cobb角从(25.1±11.0)°减少至(7.9±3.6)°。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从(33.0±10.1)°恢复至(25.3±8.9)°,骶骨倾斜角(sacralslope,SS)从(13.9±9.7)。增至(27.2±11.0)°。矢状面平衡从(10.3±8.1)cm恢复至(3.1±4.2)cm。冠状面平衡从(3.5±2.1)cm恢复至(1.3±1.1)cm。结论:非对称截骨手术方式不但可以纠正脊柱侧凸畸形,而且能够重建腰椎前凸,可以安全有效地解决老年性退变性腰椎侧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疗效,为老年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手术治疗的19例老年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7例;年龄58~74岁,平均62岁;陈旧性骨折11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脊柱陈旧结核5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E级12例,D级4例,C级2例,B级1例。19例患者均采用后路经顶椎截骨矫形长节段内固定术,均进行至少1年以上随访。分析内容包括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年患者疼痛VAS评分,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VAS评分分别为(7.0±1.2)、(1.1±0.7)、(1.3±0.8)分,后凸Cobb角分别为(44.1±6.9)、(10.9±3.1)、(11.5±2.8)°;VAS评分和后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8例(94.7%)符合骨性融合的标准,1例于术后1年截骨面未完全融合,但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现象。神经症状:D级4例中有3例恢复至E级;C级的2例恢复至D级;B级1例恢复至C级。结论:后路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后凸畸形,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也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骨盆投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力线参数可反映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进展,骨盆投射角是其中唯一恒定的解剖学参数,它的增大可能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脊柱-骨盆矢状面力线参数的变化并不是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致病因素,但可以预测其进展;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都与退行性腰椎后凸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前,有关脊柱-骨盆矢状面力线参数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来,颈痛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1].2010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表明,颈痛是全球第四大致残原因,仅排在背痛、抑郁和关节痛之后.颈痛发生率约为15% ~ 50%,其中女性发生率为26.4%[3].颈椎椎间盘突出症(CDH)是导致颈痛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颈部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